强化措施“育”。一是突出教育培训补脑子。以旗委党校为主阵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站点、草原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作用,办好“田间课堂”和“农家课堂”,对各类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注重实践锻炼压担子。采取轮岗交流、挂职锻炼、下派任职等措施,有意识地让青年人才到基层一线、艰苦岗位去锻炼,通过压担子、交任务、给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素质、增强本领,尽快成长。三是强化帮扶指导搭梯子。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对优秀人才、年轻后备人才确定帮带领导,结成帮带对子,指方向、传经验、教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促使人才健康成长。
健全制度“管”。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太仆寺旗“人才强旗”规划(2014—2020年)》、《太仆寺旗关于实施“人才强旗”工程的意见》。建立了旗、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乡土人才管理网络,形成了以组织、人事、科技、农牧业等部门共同管,苏木乡镇党委具体管,嘎查村党组织协助管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管理责任体系,做到旗里有专家,苏木乡镇有技术能手,嘎查村里有“田秀才”,队里有示范户,户里有“明白人”的“五有”新格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领头雁”、“带头羊”。
不拘一格“用”。一是选好党政人才。认真学习贯彻《条例》,进一步规范干部推荐、动议提名、考察考核、酝酿讨论等环节,科学配置党政人才资源,把人岗相适的要求切实贯彻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中。二是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根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用人需求,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培养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解决人才断档问题。三是用活乡土人才。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在农牧民身边建立起稳定的“田秀才”、“土专家”和“领头羊”队伍,为农牧民开展零距离服务,真正让乡土人才“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