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项机制,让党员“亮”起来。一是完善全面调控机制。统筹考虑各领域发展党员工作,将发展对象重点向青年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倾斜,培养和发展农牧区致富带头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入党。二是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把苏木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嘎查村代办点、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党员示范岗作为资源共享的服务中心、教育中心和活动中心,通过设岗定责,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三是建立党群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群团部门的工作和资源优势,建立群团组织“推优”制度,使发展党员工作由“党组织单独抓”变为“党群组织共同抓”,形成了党组织牵头抓总、群团组织齐抓共管的发展党员工作格局。
严把四道关口,让队伍“活”起来。一是严把监督关。推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全体党员票决。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每个阶段全部进行公示,使党员群众全方位对其进行“考察”。二是严把考核关。把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过程作为考核的核心,围绕道德品行、关心集体、学用科技、带头致富、孝敬父母、履职承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按季度进行量化考评。三是严把程序关。对发展党员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做到程序规范,确保不走样、不变通。四是严把动态管理关。按照每季度对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考评结果,进行分类指导,考评优秀、合格的正常发展;考评不合格的,党支部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仍无明显变化的,延长预备期或培养期,甚至不予发展。
突出五个坚持,让组织“优”起来。一是坚持围绕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农牧业生产大旗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要求来发展党员。二是坚持党员标准。按照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重点看发展党员是否自觉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否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取得突出成绩。三是坚持改善结构。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重视从刚毕业大学生和农牧区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重点在嘎查村委会主任中发展党员。四是坚持教育引导。通过集中培训、邀请老革命讲党课等多种方式,对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培养和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五是坚持与时俱进。注重研究在全旗深化改革,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使发展党员工作始终体现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