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旗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全旗农村牧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着眼于发挥党支部引领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党支部+”模式,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激活基层党建无限新活力。
“党支部+合作社”,推动发展“富民”。积极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效结合起来,逐步走出一条党组织服务合作社,合作社服务农牧户、服务嘎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局面。宝昌镇边墙村结合发展实际,创办昌祺红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为30户农户提供就业岗位,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党支部+志愿服务”,凝聚服务“暖心”。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等制度,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党员联系群众、党员示范岗、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和“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管理服务建设。全旗在职党员组成500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根据本单位业务专长,认领志愿服务岗位19个,深入各嘎查村开展交通劝导、健康体检、宣传法律知识、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广大农牧民感受到党的关怀。
“党支部+便民服务室”,提升服务“便利”。在党支部主导推动下,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行为、提升水平,健全便民服务体系,设立便民服务室,着力解决“办事难”问题。嘎查村党支部进一步将“双服务”工作延伸到每个社组,实现便民服务“无盲点”,进一步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干部由“管理员”变身为“服务员”,党员干部的手机成了“服务热线”,工作室由“关门办事”转变为“开门服务”,改变了为民办事效率低、方式少、措施弱的情况,提升了服务质量,实现了便民服务“精准化”“零距离”。